yl6809永利官网

  • ENGLISH
永利官网
  • yl6809永利官网
  • 学院介绍
    • 学院简介
    • 教学科研机构
    • 党政机构
  • 师资队伍
    • 两院院士
    • 国家杰出青年获得者
    • 教学名师
    • 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 其他高层次人才
    • 创新群体
    • 教师队伍
    • 技术支撑队伍
    • 行政支撑队伍
    • 退休教职工
    • 非全职教授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博士后
    • 硕博士招生
  • 科研成果
    • 最新成果
    • 承担课题
    • 学术论文
    • 获奖成果
    • 学术期刊
  • 主题教育
    • 主题教育
    • 两学一做
    • 党建之窗
    • 党务公开
    • 先锋讲坛
    • 党风廉政
    • 主题学习
    • 榜样力量
    • 学生工作
    • 学习资料
  • 校友天地
    • 校友动态
    • 知名校友
    • 南强记忆
    • 历史瞬间
    • 刘树杞教育基金
  • 对外服务
    • 技术推介
    • 校企平台
    • 授权专利
    • 培训服务
    • 联系我们
  • 科普之窗

科研之窗

  • 通知公告
  • |
  • 永利官网
  • |
  • 科研之窗
  • |
  • 学术活动
  • |
  • 物资共享
yl6809永利官网 · 科研之窗

科研之窗

  • 2020年06月09日有机电合成:甲基芳烃位点选择性氧化
  • 徐海超课题组与程俊课题组合作,在有机电合成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Site-selective electrooxidation of methylarenes to aromatic acetals”为题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Nat. Commun. 2020, 11, 2706)。                                              ​醛可参与多种反应,是用途最为广泛的有机合成中间体之一。其中芳香醛已被用于合成精细化学品、营养食品、功能材料和药物等。由于甲基芳烃稳定、易得,且易...

  • 2020年06月09日有机光电合成:杂芳烃与C(sp3)–H脱氢偶联反应
  • 徐海超教授课题组在有机光电合成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Scalable Photoelectrochemical Dehydrogenative Cross-Coupling of Heteroarenes with Aliphatic C–H Bonds”为题在线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 (Angew. Chem. Int. Ed., DOI: 10.1002/anie.202005724)。C–H/C–H脱氢偶联具有较高的步骤和原子经济性,且使用易得的原料,其是构筑C–C键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另一方面,杂芳烃是药物、天然产物和功能材料中的...

  • 2020年05月30日单分子电子学:器件尺寸极限推进到单原子层水平
  • 洪文晶教授课题组在石墨烯基单分子电子器件的尺寸极限研究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Cross-plane transport in a single-molecule two-dimensional van der Waals heterojunction”为题发表于Science Advances(Sci. Adv. 2020, 6, eaba6714)。在集成电路和芯片的发展进程中,电子器件的小型化一方面使器件的性能不断提升,是驱动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另一方面,也带来诸如热耗散、量子隧穿效应等一系列技术挑战。...

  • 2020年05月22日基于DNA模板的高性能碳基晶体管
  • 朱志教授课题组与北京大学孙伟研究员课题组、清华大学唐建石研究员课题组、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郑明博士合作,探索了生物-碳纳米管复合界面及大面积取向排列的调控新方法,相关研究成果以“DNA-directed nanofabrication of high-performance carbon nanotube field-effect transistors”为题发表于Science。生物自组装结构具有精细的三维形貌,其关键结构参数小于光刻等传统纳米加工手段的分辨率极限。利用自组...

  • 2020年05月20日单颗粒电化学暗场光谱表征新进展
  • ​任斌教授课题组在电化学单颗粒暗场光谱表征新装置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以“Observing atomic layer electrodeposition on single nanocrystals surface by dark field spectroscopy”为题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Nat. Commun., 2020, doi: 10.1038/s41467-020-16405-3)。从单颗粒水平研究电化学表面和界面过程,特别是欠电位沉积是电化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挑战。欠电位沉积通常仅涉及单原子层到亚单原子层的物种...

  • 2020年05月19日金属有机框架(MOF)形貌调控研究
  • 汪骋教授课题组、廖洪钢教授课题组与数学科学学院周达副教授课题组在利用机器学习指导金属有机框架(MOF)的形貌调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Machine Learning-Guided Morphology Engineering of Nanoscale Metal-Organic Frameworks”为题发表于Cell出版社旗下的Matter期刊。纳米晶体的形貌工程是纳米科学的中心任务之一。由于结晶动力学的复杂性及合成变量空间的高维性,纳米晶体可控的形貌设计仍充满挑战...

  • 2020年05月15日创新黄连素药物研发取得重要进展
  • 张延东教授课题组与医学院胡天惠教授课题组合作在国际药物化学顶级期刊《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发表研究论文:“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study enables the discovery of a novel berberine analogue as RXRα activator to inhibit colon cancer”(DOI:10.1021/acs.jmedchem.0c00088),针对黄连素与视黄醇X受体(RXRa)的结合模式展开构效关系研究,发现了比黄连素活性更好、生物利用度更高的靶向药物...

  • 2020年05月15日单晶电化学红外和拉曼光谱计算方法研究进展
  • 田中群院士团队的丁松园副教授研究组采用基于周期性密度泛函理论的电化学拉曼(EC-Raman)和红外(EC-IR)光谱计算方法(Chem. Sci., 2020, 11, 1425-1430),成功解析了经典电化学体系Au(111)电极/H2SO4溶液在高电位时的原子分辨结构的实验结果。研究成果于2020年5月以“再探Au(111)电极/硫酸溶液界面原子分辨结构(Revisiting the atomistic structures at the interface of Au(111) electrode-sulfuric acid solution)”为...

  • 2020年05月13日全合成中的构象设计原理的综述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
  • 张延东教授课题组在《德国应用化学》发表综述论文:“Conformational design principles in total synthesis”(DOI: 10.1002/anie.202003735),全面阐析“主动构象设计”的手段在天然产物全合成中的应用。构象是有机化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用来描述分子的微观形态,其对分子的物理性质、化学反应性和生物活性有着显著的影响。自上个世纪80年代,构象分析在维生素B12和红霉素等复杂天然产物的全合成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 2020年05月09日高通量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新进展
  • 杨朝勇教授课题组在高通量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新器件新方法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以“Highly parallel and efficient single cell mRNA sequencing with paired picoliter chambers”为题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Nat. Commun., 2020, DOI: 10.1038/s41467-020-15765-0)。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在单个细胞水平上对转录组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从而揭示单个细胞内所有基因的表达情况,揭示细胞间的异质性,在发育生物...

yl6809永利官网上页1...3738394041...80下页尾页
  • 地址:福建厦门市yl6809永利官网 邮编:361005  电话:0592-2182430 E-mail:chem-xmu@xmu.edu.cn
    © 2015 版权所有 :yl6809永利(中国)有限公司官网